9月17日,2021全國智慧法院建設應用高峰論壇暨第四屆“中國法研杯”司法人工智能挑戰賽(http://data.court.gov.cn/pages/laic2021.html)在山東青島正式拉開帷幕。本次論壇活動和挑戰賽由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中心指導,北京市石景山區政府、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等單位支持,由中國司法大數據研究院(最高人民法院智慧法院重點實驗室)具體承辦,南京大學軟件學院、浙江大學上海高等研究院、浙江大學計算機學院、中國政法大學數據法治研究院、阿里巴巴達摩院、擎盾數據等單位協辦,易企秀提供獨家創意設計支持,英特爾提供算力支持,南方全財經媒體集團、21世紀經濟報道提供全程媒體支持。
為了促進人工智能在司法領域的應用,推動法院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進程,自2018年起,由中國司法大數據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法研”)聯合各方開始舉辦每年一屆的“中國法研杯”司法人工智能挑戰賽(Legal AI Challenge,簡稱LAIC),成為當前面向司法人工智能應用領域的唯一權威比賽。
會議期間,中國法學會案例法學研究會會長、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部級專職委員、二級大法官胡云騰,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中心主任許建峰,中國司法大數據研究院院長梁新,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褚振東出席活動并啟動儀式上致辭。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時建中,英特爾(中國)有限公司人工智能首席工程師夏磊,擎盾數據董事長杜向陽分別在論壇上作主旨演講。

高峰論壇:AI+司法,推動司法智能化升級
近年來,人工智能不管是在經濟還是社會領域,都不斷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正成為我國“十四五”期間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技術保障和核心驅動力之一。
隨著大數據的持續采集,司法數據積累日趨龐大,數智技術快速發展。通過推動人工智能在證據收集、案例分析、庭審影像處理等典型司法場景中的深度應用,很好地輔助司法工作者提升案件處理的效率和公正性。但司法需求與人工智能實際運用之間還需要進一步打通技術與法律的學科壁壘,突破人工智能技術與業務化應用的鴻溝。梁新院長在致辭中表示,“法研杯賽事是一場需求導向的比賽,重點是應用型科技創新,希望通過比賽激發和發現創新型技術方案和服務形式,為司法數據中臺、智慧法院大腦、在線法院建設破解難題!

致辭環節,褚振東主任提出山東智慧法院建設是在全國智慧法院建設整體規劃框架下進行的創新探索和大膽實踐,介紹了全省智慧法院建設應用情況,并預祝第四屆“中國法研杯”司法人工智能挑戰賽取得圓滿成功。

許建峰主任在發言中提到,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網絡安全信息建設,最高人民法院積極落實關于習近平總書記的網絡安全的重要思想,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有力推進了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極大提升了司法為民和公正司法的質效。通過信息化手段服務人民,服務司法管理,相比傳統線下方式,實現了低碳節能減排,取得了巨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司法人工智能在智慧法院建設當中具有驅動全局的關鍵作用。他期望人工智能領域的專家學者、科技精英們更多能投入到智慧法院難題破解中來。
胡云騰會長強調,在數字化時代背景下,司法人工智經過這么多年飛速發展,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在服務法官、執法辦案方面,在服務人民群眾接近司法、使用司法方面,在服務黨和政府決策方面,在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方面,在服務專家學者、創新法學理論方面都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但是司法人工智能和智慧法院建設,目前仍然存在不少不足和差距。當前全國法院形成了海量司法數據庫,是法制建設的問題庫、答案庫、智慧庫,是全民共享的司法寶庫。研究司法人工智能,一定要用好司法數據庫。同時,要加大應用,提升好用,擴大效用,確保有用。最后,胡云騰會長呼吁人工智能行業的研究者,投身于司法人工智能,服務我國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建設,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賽事詳解:第四屆“法研杯”亮點速覽
本屆司法人工智能挑戰賽主要圍繞“產學研一體化,AI驅動智慧司法”主題展開,面向全社會開放,相關領域的個人、科研機構、高等院校、企業單位等人員均可于2021年9月1日至2021年11月15日在“中國法研杯”司法人工智能挑戰賽官方網站(http://data.court.gov.cn/pages/laic2021.html)報名參賽。
隨著智能技術在司法領域的交叉融合不斷深入,此次大賽多方位調整升級,任務設置更加迎合當下司法需求。賽道設置主要分為兩大類,分別是技術類和應用類,技術方向賽道主要是自然語言處理賽題(刑期預測、犯罪金額要素提取、爭議焦點識別提。;應用方向賽道則是智慧司法創新創業項目。
賽程安排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初賽階段、復賽階段和評審階段。需要注意的是,智慧司法創新創業項目的復賽階段,采取線下或網上公開路演的方式進行,參賽者需提供技術和產品、商業模式及實施方案、行業及市場、團隊、財務分析等材料,由專家評審;同時復賽階段將開啟網上投票,票數情況也按一定比例計入得分。
本次大賽設置了近40萬元的獎金,準備了超50萬條脫敏測試數據供參賽選手下載訓練算法、模型及技術攻關驗證。創新創業優秀項目將在后期開啟項目支持評審,符合要求并在半年內可進行落地孵化的項目,由中國司法大數據研究院雙創基金給予扶持。從以往的理論研發轉變為實際應用,推動項目成果落地,全面推進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
大會的順利召開為智慧司法的實現注入強勁動力,期待比賽中涌現更多的技術創新成果,促進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在司法領域的廣泛深度應用,加快智慧法院建設進程。
附錄:
關于“中國法研杯”司法人工智能挑戰賽:
自2018年以來,在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導和支持下,中國司法大數據研究院已經連續舉辦三屆“中國法研杯”司法人工智能挑戰賽,賽事廣泛邀請國內外相關研究機構、高校、高科技企業參加,是面向法院側人工智能應用領域唯一權威比賽,在罪名和刑期預測、法條推薦、相似案例匹配等多個方向取得重大突破。前三屆賽事共計超過3000支隊伍參賽,覆蓋高校、企業、法院等參賽單位近2000家,參賽范圍逐年擴大,取得了較好的社會影響力和行業影響力,成為具有一定國際影響力和廣泛國內影響力的司法人工智能領域權威賽事。挑戰賽賽題方向包括但不限于自然語言處理、多媒體識別處理等司法人工智能技術探索和智慧司法創新創業等。各個方向根據比賽需要設置專門的賽題。賽事愿景是在擁有全球最大規模司法數據的中國,實現法律界、學術界、產業界聯合,面向智慧法院建設,吸引高水平研究人員,孕育先進的司法AI新技術,推進司法AI相關技術落地形成實際應用
關于最高人民法院智慧法院重點實驗室:
2018年,根據最高人民法院工作部署,最高人民法院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依托中國司法大數據研究院開始籌劃建設最高人民法院智慧法院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最高人民法院智慧法院實驗室),并于2019年12月31日正式建成啟用。
智慧法院實驗室的建成和啟用以期突破智慧法院關鍵技術難題、引領產業發展;建設世界一流水平的原始創新和持續創新平臺;建成產學研用一體化平臺、智慧法院國內外合作交流平臺和司法信息化人才的培養基地。
截止目前,最高人民法院智慧法院實驗室建成了全國唯一的具備內外網、公私云支撐的智慧司法應用實驗環境,實現了對全國上百個主要優秀智慧法院建設應用系統的集成,可滿足人民法院信息技術部門“一站式”智慧法院建設調研需求,成為各種智慧法院創新應用孵化的“試驗田”和成熟應用推廣的“樣板間”,成為國內最具影響力的智慧司法前沿技術探索、理論創新和應用普及的重要實驗平臺,初步建成以最高院智慧法院實驗室為核心,法官學院實驗室、廣東實驗室和正在建設的南通實驗室為補充的多地聯動實驗室體系。
(新聞稿 2021-09-18)